首 页 - 免费注册 - 登 录 - 星级推广服务
搜索:
首页 产品库 供求信息 厂家库 买家名录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中宠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料库 > 正文

北移:台资大陆新走向

日期:2005年2月8日

《瞭望》周刊  (2005-02-08)

  文 / 易 杳

  台商投资的聚集效应,目前在祖国大陆已日渐形成。从十几年长盛不衰的珠三角,到目前已占台商在大陆投资60%的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特色的两个三角洲,在吸引台资的共同目标上,被虚拟为竞争对手。

  由于长三角地区已营造出多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对台商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粘着力”,曾被视作投资“热土”且十几年盛势不衰的珠三角,近年来纷纷出现台商北移的新动向。统计显示,2004年,长三角地区吸引了台商对大陆全部投资的60%以上。

  “长三角”已成台资新热点

  据商务部官员粗略估计,2004年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中,一大半投在长三角地区。而不久前举行的一次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研讨会所提供的具体数字是,2004年上半年,投资上海和江苏的台商占投资大陆总数的58.4%,投资浙江的为9.3%。也就是说,投资长三角的台商超过60%。与此同时,投资珠三角的台商占比例不足20%……这一组数字,不仅为各种媒体广泛引用,也为经济学界、地方官员所津津乐道。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特色的两个三角洲,在吸引台资的共同目标上,被虚拟为竞争对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台商大陆投资主要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到大陆,而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留在台湾。随着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许多台湾公司都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吸收了大批大陆的研发人才,两岸经贸合作也开始从产品品级的分工,逐步走向功能性分工。虽然台湾仍是大多数台商资金调度中心,但生产、营销、研发等方面都已逐渐扩展到大陆。

  10年前,珠三角地区的官员对外招商时津津乐道于其完整的产业链,使得大批台资企业禁不住在那里布下生产基地,并获利不薄。此后多年,长三角凭借其几大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营造出了相对完整的多条产业链,对台资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粘着力”。从项目上看,主要集中于IT及其它电子电机产业。

  在三大台商投资地的江苏昆山,目前有2100多家台资企业,其中600多家为IT企业,总投资占台商在昆山投资总额一半以上,产业链基本完备。自2003年始,昆山台资企业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脑插件等的产能和出口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并逐步成为世界的采购中心。据当地官员称,任何一家电脑整机企业92%的零部件在半小时以内就可以实现配套供给到位。

  长三角串起了一条又粗又壮的产业链,计算机产业的地区配套能力达90%以上,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中国的1700多家本地供应商中,有60%来自长三角地区。全球业界都注意到,一个以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中心的重要的IT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全球有影响的出口基地正在迅速形成。

  对于台湾的IT产业来说,投资长三角便是占据了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长三角的台资企业正逐渐形成良性的产业分工布局,而且还将继续作为台商投资大陆的热点区域。

  珠三角遭遇发展瓶颈

  被视作投资“热土”十几年盛势不衰的珠三角,近年何以台商纷纷北移?

  投资成衣与制鞋业已有十多年历史的东莞台商张汉文,2004年毅然北上,在临海的江苏启东设立庞大的成衣出口基地。张汉文说,熟悉了东莞的软硬体环境后,还要远赴苏中另起炉灶,乃是不得已的选择,在备受缺电之苦多年后,如今又雪上加霜——招不到工人……

  以内销为主、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徐福记食品,几年来一直抵制种种“诱惑”稳守东莞基地,而今终于将华北设厂正式列入企业发展蓝图。徐福记副总经理徐沆称,华北设厂一方面出于巩固当地同时辐射东北、西北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东莞不容易再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供企业扩充。

  以上只是近年来大批台商北移案例中的两个典型,珠三角对台商吸引力之弱化于此略见一斑。虽然台商北移趋势符合大陆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但珠三角对台商的吸引力之削减与该地区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有直接关系。如今珠三角台商遇到最头疼的难题,一缺工;二缺电;三缺优惠。

  向来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珠三角,近年来台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已不再是新闻。台资企业缺工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有台商协会称,深圳普遍短缺三成左右,东莞估计90%的企业陷于劳务短缺的窘境。另据劳动部门调查,2004年夏季以来,劳务供给矛盾最尖锐的深圳、东莞,劳务缺口分别为40万人和27万人。一些企业尝试提高员工薪资福利,成效甚微;另一些企业寄希望当地政府出面协助,亦无法解决。对于众多从事传统产业的台商而言,“缺工”可能象征另一次迁徙的开始;但对于技术密集企业来说,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缺电是困扰珠三角台资企业的另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在“长三角”同样严重)。据对部分台商调查,仅一个夏季的缺电,企业生产成本就增加了30%左右。实际上,珠三角的电荒并不随季节变迁而缓解,缺电从区域性向全网性、从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已成定局。广东省电网集团估计,2004年缺电超过200万千瓦。

  还有就是地价和优惠政策。相对于欧美企业,台资企业更看重这些,当优惠期满而运营成本提高后,一部分台商就可能“见异思迁”。目前珠三角面临区位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土地供应接近枯竭,无法满足企业扩大投资生产规模对土地的需求;劳动力价格攀升,平均工资已高于国内许多地区。珠三角各城市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薪、高福利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制造业升级和台资结构变化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这一背景下,台商北上长三角及其它地区投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也符合经济学家提出的“梯度转移”原理。按照这种原理,劳动力密集型外向型工业的发展是,长三角后于珠三角但先于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一定遵循珠三角转向长三角,然后再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规则。

  两个“三角”各有短长

  对于学术界的某些说法,珠三角并不服气。东莞有关领导就声称: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近几年的统计数字看,东莞都还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城市——常住台商3万多人、从事电脑周边、通讯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企业1000多家、数万名外籍管理及技术人员,从零件采购、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到管理系统的引进、产品制造、装配、加工等产业链动作,均能迅速配合市场需求完成。台湾十大电脑厂商都在东莞投资、落户。东莞生产的IT产品产量之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以致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不管你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等说法。

  一度聚集了约2万家台资企业的珠三角,在近年的“北移”风潮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台商移到了长三角。但有经济学家对台资投向进行比较,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各有优势:前者优势是开拓国内市场,后者优势在于扩张国际市场。换言之,珠三角因产业链完整及出口便利,仍为台商“外销”大本营;长三角则为台商另辟“内销”门路的必经之地。此外,CEPA与“9+2”合作机制的形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署等等,都为珠三角提供了更多发展新机遇。

  有专家分析,台商“北移”的出现,是珠三角区位条件变化的反映,也是国内整体产业结构及吸引外资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还有一部分台商迁出珠三角,更是由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所引发。炙手可热的美国对中国家具反倾销,导致珠三角家具台商谋划“外逃”,便是一例。

  东莞是中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台资家具企业又是东莞家具出口的“主力军”,仅出口美国的木制家具企业中,台资企业就有100家左右。东莞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王润标介绍,2004年东莞有54家家具厂上了美国商务部“黑名单”,不少台资企业因出口受阻、产品积压而停产,成为美国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据称,继美国之后,中国家具业另一主要出口国加拿大也可能对中国家具业者展开反倾销调查。为此,珠三角的许多台湾家具商近期频繁到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考察投资环境,且有部分台商“去意已决”。

  从环境条件看,目前珠三角遭遇的发展瓶颈同样在长三角不同程度存在。“电荒”程度不亚于珠三角。据台湾产业协会调查,长三角地区供电量的严重不足,使得一批急欲前往投资的台商变得犹豫起来。

  此外,长三角地区寸土寸金,近年来投资门槛越来越高。对高耗能、高污染或高劳力密集的产业虽不至于当面回绝,但各项设厂标准的大幅提高,足以让一批台商知难而退,无法落脚。如杭州实施投资密度限制,来决定是否给予企业设厂土地审批。目前杭州投资密度下限是每亩地不得少于30万美元。上海投资密度每亩最低为40万美元,部分地区还规定楼层不得低于一定数目。而且,厂商取得土地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开发,否则开发区可以收回土地。江苏昆山市最新出台的引资“三拒绝”政策:劳工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力密集产业、出口退税额过高、高污染产业,一概拒绝。不少台商就在此新政策下,吃了闭门羹。

  实际上,长三角地区的少数台商已开始“秘密撤资行动”,或把机器设备、厂房等转让给其他公司,或将一些辅助部门甚至一个空壳留在原址。有些北移长三角的台资企业又准备迁回珠三角,等待机会重新投资。当地政府官员私下承认,一些台资企业开始迁走是事实,只是大家对此都讳莫如深。除了电力、人力等主要成本的增加外,一系列优惠政策期限的临近,也是导致台资“转移战略目标”的重要原因。有些台商提出撤资,内心深处是希望当地政府延长原有优惠政策或索取更多的政策扶持。

  有专家认为,近些年出现的台商利益性迁徙,是台资企业应对大陆投资环境变化的必然趋势,不足为奇。只有创造更好的环境优势,才能留住台商,或吸引更多的外资。

  北移部分多为增量投资

  据台湾知名工商团体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推动的2004年《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评估调查》报告书,早期台商基本上在华南投资,第二阶段扩展至华东,预期今后台商还会继续北扩,向华北地区发展。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台商的北移、内迁,主要形式是设分厂、分流投资,流向华北、中西部地区台资更多是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量,而并非抢夺了珠三角、长三角台资的“存量”。至于连根拔起的案例,比例将不会显著。实际上,迁移投资地点不但成本高,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因此不少台商都表示不会轻易考虑。专家预测,尽管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缺电严重,劳务成本较高,但在看得见的未来,这两个中国经济的“金三角”仍是台商投资的主要基地。依据有三:

  其一,缺电、劳务成本高等问题带有普遍性。走出长三角、珠三角,还可能遭遇缺电、缺工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况且,专家估计大陆的电力供需矛盾在未来两三年内得到缓解,甚至出现电力富余;

  其二,区位优势无法复制。珠三角之便于加工出口、长三角之便于“外引内联”,都是先天的区位优势所决定,其它地方难以具备同样条件;

  其三,官员行事作风不易学。珠三角官员“在商言商”、长三角官员“服务到家”,都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风格,其它地区官员要学得彻底,至少要花十年以上时间。

  由此推论,未来的“第二个昆山”仍将在长三角之内、未来的“第二个东莞”也仍将在珠三角之内。



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

  上一页: 美国贸易逆差影响中国出口
  下一页: 鸟类绝非大脑简单(图)
  资料库 最新资讯
  宠物医疗 一个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市场
  宠物产业尴尬:5亿PE/VC资金烧没了
  宠物美容用品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宠物驯导师人才或将有百万缺口
  记江苏海企长城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 南海产宠物食品首次出口克罗地亚
• 宠物食品续写丝路新传奇
• 浙江平阳打造国内首个宠物小镇
• 温州:霉菌监测确保宠物食品出口质量
• 广东水族展暨华南宠物用品展10月将在广州举行
• 吉林长春:观赏鱼市场“大”鱼走俏
• 江苏盱眙建成国内唯一宠物食品示范区
• 湛江锦鲤“游”向东南亚 最贵可卖上百万元
• 厦门自贸区首次进口台湾宠物食品
• “一带一路”为宠物企业增添新活力
• 泰国宠物用品行业增长迅速
•  看日本购物中心新业态的“宠物经济”!
• ​无锡东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共出口宠物食品38批次
• 去年津产宠物食品出口量创新高
• 宠物医疗 一个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市场

网上投稿
如果您企业的新闻或新产品需要中宠网进行宣传,请您通过这里进行提交,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您发布。
请 致 信: member@chinapets.com
咨询电话: 020-87221220
首页  关于中宠网  联系中宠网  帮助  网站地图  星级推广服务  网络广告  友情链接
中宠网版权所有 2001-2029(©)  建议与意见